你是否有過勃起困難?即使勉強勃起,硬度也遠遠不夠,難以支撐完成一場滿意的親熱?又或是勃起維持時間短暫?這些都是勃起功能障礙的表現。但大家也無
心絞痛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常見心血管疾病,發病的根本原因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,日常生活中常因情緒激動、過度勞累等因素誘發。心絞痛的典型癥狀為胸部壓迫性疼痛、胸悶等。那么,居家生活中老人怎么防止心絞痛發作呢?
老人怎么防止心絞痛發作?可以從生活方式、情緒管理、科學用藥等這幾個方面入手。
飲食管理是基礎防控。老年人應遵循低鹽(每日不超過5g)、低脂(脂肪供能比<30%)、低糖,同時增加膳食纖維攝入的"三低一高"飲食原則。建議用深海魚(如三文魚、鯖魚)替代紅肉,其富含的ω-3脂肪酸可降低炎癥反應。需特別注意少食多餐,每餐七分飽,避免胃部過度充盈導致膈肌上抬加重心臟負荷。必須徹底,研究顯示2年后冠心病風險可降低36%。
情緒調節不可忽視。情緒波動過大,如過度激動、生氣或悲傷會加速心率、升高血壓,增加心肌耗氧量,都可能引發心絞痛。所以,老年人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,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,讓心臟處于相對平穩的狀態,減輕心臟負荷。
科學用藥是關鍵防線。對于患有心絞痛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老人,需規律用藥以降低心絞痛的發作次數。除規范使用酯類等西藥外,中醫藥在防治心絞痛方面具有獨特優勢。通心絡膠囊作為代表性中成藥,其組方依據中醫"絡病理論",含人參、水蛭、全蝎等12味藥材,具有多靶點干預特點。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牽頭的CTS-AMI研究顯示,在標準治療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,可使急性心梗患者30天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風險降低36%,1年隨訪時心絞痛復發率下降42%。另外,像甘油等急救藥物,老人也要時刻隨身攜帶,以備不時之需。
監測與運動需并重。每月至少測量2次晨起靜息血壓(目標<140/90mmHg),每3個月檢測糖化血紅蛋白(目標<7%)。運動建議采用"135"原則:每天1次、每次30分鐘、心率控制在(170-年齡)次/分以內,以快走、八段錦等有氧運動為宜。
預防心絞痛是系統工程,居家生活中老人怎么防止心絞痛發作?需要老年人從生活的各個細節入手,建立健康生活方式、規范用藥和定期監測"三位一體"的防控體系。通過科學管理,多數患者可顯著減少發作次數,提高生活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