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質疏松癥作為一種常見的骨骼疾病,是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常常面臨的問題。隨著骨質的不斷流失,骨骼變得脆弱易折,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。在治療骨
手術后患者一般都會有虛弱的表現,很多人都會選擇買一些補品,那這時候就要注意了,并不是所有的補品都是適合術后,好的進補能夠幫助手術患者更快地恢復,對身體健康也有極大的好處。 部分患者可能是因為傷口較大,氣隨傷口流出造成的氣虛,此時,就需要通過一些方法來補足氣血,那么手術后吃什么補氣補血呢?
中醫認為,氣和血是構成人體的重要元素。早在《黃帝內經》中就明確指出:“人之所有者,血與氣耳。”這句話實際上包含多重含義:一是指明了人體是由氣和血構成;二是指明了氣血對于人體的重要性。氣血是人體的根本,是組成人體的重要物質,無論男人還是女人,都應該注意氣血的保養。而一般在做完手術之后,通常會導致大量氣血外泄,使人體出現氣血失常,氣血不足的情況,這時若不能及時的補充,就很有可能會影響術后的恢復。
那么手術后吃什么補氣補血呢?這里就要說一下中藥阿膠,一直以來都是大眾補血益氣,臨床治療貧血、改善血虛證的名藥,《本草綱目》稱之為“補血圣藥”,而以東阿阿膠與紅參氣血雙補配伍而成的復方阿膠漿,更是兼顧氣血雙補之效。
復方阿膠漿,其源于我國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《景岳全書》中的兩儀膏。方中以阿膠為君藥,其味甘,性平,入肺、肝、腎三經,具有補血養血、滋陰潤燥的功效;以益脾肺、大補元氣的紅參、黨參為臣,以療氣虛之候,并促進血液化生;以熟地黃為佐,滋腎陰、養肝血,填精生髓,化精充血;以山楂為使,和胃調中,消食導滯,以消除熟地黃、阿膠滋膩之性。
相互配合,即可補血,又能益氣生血,還可化精以充血,是治療氣血兩虛的有效方劑。并且現代藥理研究證明,復方阿膠漿能作用于人體骨髓造血干細胞,刺激人體造血因子,同時可改善造血微環境,從而促進紅細胞、血紅蛋白的生成,達到氣血雙補的作用。
手術后吃什么補氣補血?其實除了服用復方阿膠漿之外,術后病人日常飲食上也需增強營養的攝入,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,比如瘦肉、雞蛋或者是雞湯、鯽魚湯、排骨湯等。